桂香盈园,秋澄书韵。时值9月下旬,文峰小学校园内书声琅琅如常,而在一楼报告厅内,别有一番教研之境:五组学生环坐,一位授课老师巡于组间,众位学科组教师凝视旁听,共研“213”问题导学型教学模式,以求剖一课而究万象,研一题而通众理。
本次校本教研以“同课异构”为基本范式,横跨语文、数学、英语三大学科,围绕《我想对您说》《合格率》《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?》三个课题,共呈现了8节精彩课例。
关注表达训练思维
表达,是思维的外衣;思维,是表达的筋骨。这一理念在三科研讨课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。数学课上,老师们均引导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梳理出数量关系,建构合格率的数学模型,启发学生用精准的数学语言清晰地表达解题逻辑;语文课上,学生们在教师引导下,学习如何将内心深处真实的情感具象化,组织成结构严谨、打动人心的文本;英语课堂上,三位老师生动而流畅的英文对话,让学生浸润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,学生们遵循语言规则,进行着从自然拼读到语篇书写的综合性素养训练。
展开剩余83%创设情境聚焦问题
教师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,引导学生在问题驱动下主动探究。例如:曹小芳老师以霍山文峰学校二十年校庆为背景设计问题,引出合格率计算,深化学生对数据意义的理解;陈维琴老师借助视频创设情境,引出“如何让读者感知我们的真情实感”这一核心问题,引导学生在倾诉与倾听中建构表达路径;蔡玉玲老师以校长英文讲话为素材,让学生联系学校食堂,用英文撰写建议便笺,实现学以致用。三科教学均以问题为核心,将知识融入情境,推动核心素养落地。
注重融合扎实练习
教学的最终落脚点,在于知识的融会贯通与能力的扎实提升。语文课上,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恰当语言表达真情,当堂撰写精彩片段,传递对长辈的爱与尊重。数学课上,王媛老师引导学生化繁为简,灵活运用解题方法。英语课堂则是融美于教,老师们优美的语音语调、生动的英文表达、精巧的板书布局与精美和谐的多媒体课件,共同营造出充满语言美与视觉美的课堂,系统而扎实地锻造着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。
小组激励即时点评
在“213”问题导学型教学模式中,学生是合作探究的“主体”。研讨课中,各位教师巧妙运用小组竞争机制,注重过程性评价,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。教师熟练运用手机投屏,即时上传、展示并精准点评学生作业,反馈高效。
衔接课前融通课后
在“213”问题导学型教学模式下,本次研讨课重点展示了“课中共学”环节。这基于课前的充分预习,学生围绕《我想对您说》《合格率》《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?》预习单进行自学,为课堂高效推进打下基础。教学中,教师以学定教、聚焦真问题,有效突破重难点,提升了教学实效。课堂效率进一步延伸至课后。教师通过典型练习与开放性实践任务,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迁移并应用所学知识。例如,语文课将“聚焦场景、倾诉内心、有理有据”的表达策略,转化为具体写作任务,帮助学生完成真情习作,实现从方法到能力的转化。
研讨课后,各学科组围绕“213”问题导学型教学模式,开展评课研讨。教研有道,探无止境。此刻,文小校园内琅琅书声,是常态课堂最动听的交响;而小报告厅里开垦的“教学实验田”,则如引来的活水,将创新理念与实践养分,汩汩浸润至日常课堂,让教学的常青树焕发出更为蓬勃的生机。
信息来源:霍山文峰小学
发布于:安徽省臻牛所配资-郑州配资网-正规炒股配资-股票推荐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