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百年汉口的风情撞上青春创意的火花
在这个国庆中秋
江岸的青春小店们“卷”出了新高度!
从非遗手作的匠心传承
到国潮美食的舌尖惊喜
从复古空间的氛围感拉满
到跨界联名的脑洞大开……
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主理人
正用他们的热爱与巧思
把老街巷的烟火气变成年轻人的“社交货币”
PART 01
青年主理人×非遗传承
小店里的大匠心
走进平和坊的非遗体验区,国家级非遗面塑传承人徐杨身边围满了“小粉丝”。他开的「面塑手作工坊」是街区里的“人气王”。这个假期,他特意设计了“和平鸽欢庆国庆”主题面塑课:“孩子们用彩面捏出展翅的白鸽,再配上小国旗,既学手艺又传递祝福。”
展开剩余79%咸安坊的「非遗焕新工坊」里,青年设计师团队把泥塑、烙画等江岸特色非遗玩出了新花样:香云纱布料被设计成潮牌布艺包包,楚纹样刻在现代茶具上,金属冷锻工艺做成的镂空书签……“我们想让非遗不再是‘老古董’,而是能穿在身上、用在手边的潮流单品。”主理人们在此达成了共识。
PART 02
青春小店×主题巡游
小空间里的大联欢
一场从延庆里出发的主题巡游点燃了整条街区,12名帅气小哥举着“溜溜的江岸,有延有咸又有元”穿过吉庆街、咸安坊、平和坊,3米长气球龙也穿梭其间,吸引游客驻足围观,青春小店主们趁机化身“非遗向导”,带着大家打卡自家小店。这场巡游不仅是视觉盛宴,更成了青年主理人与游客的“面对面”互动——他们用年轻人的语言,把江岸的历史文化讲得生动又亲切。
晚间平和坊水上舞台的非遗“炭花舞”表演热闹非凡,青年乐队用吉他弹唱《我和我的祖国》,节奏轻快的歌曲与火舞银花的绚烂灯光交织,引得围观市民跟着哼唱。他们说:“我们想用年轻人喜欢的音乐形式,给传统非遗加个‘潮音BGM’。”
PART 03
青春市集×场景消费
小摊位撬动“大流量”
本次主题活动,咸安坊、平和坊联动开设了80+特色摊位,超过80%的店主都是青年创业者。这里既有传承三代的非遗老店,也有“脑洞大开”的跨界小铺。吾造物集的负责人表示:“非遗不是‘老古董’,而是年轻人手中的‘新时尚’,小店不是‘孤岛’,而是连接社群与文化的‘活力纽带’。
这个国庆中秋
江岸的老街巷因为青春小店的加入
多了烟火气,添了青春味
团江岸区委发起了“青春小店联盟”计划
为小店发展赋能
链接资源帮小店对接文旅推广渠道
未来
他们将成为江岸文化的“青春代言人”
发布于:北京市臻牛所配资-郑州配资网-正规炒股配资-股票推荐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